許多做豆腐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,那就是如何提升豆腐的產量?今天教大家一個妙招,快來學習吧!
1、用冷水沖漿可多出豆腐。
傳統做豆腐,一般每斤黃豆只可制成豆腐2.5斤左右,而冷水沖漿法,豆子出品率可提高30%以上。其作法是:先把豆漿煮開,倒入木桶內,待豆漿冷卻到不燙手時,即刻倒入一桶冷水(磨5公斤豆子放一桶水)。再充分攪拌使溫度冷卻均勻,倒入冷水后過8—10分鐘,往豆漿里一次灑下一鐵勺石膏水。隨之用鐵勺沿木桶四周的底部輕輕攪動一圈。再過6—7分鐘,灑第二次石膏水(用量與次同)。用鐵勺在豆漿的中層部分攪動一圈,過5分鐘后,灑第三次石膏水(用量與前兩次同)。這次只在豆漿上層攪動一周即可。大約過10分鐘左右,豆腐全部生成,再進行包扎過濾。
2、加點堿面產量高。一般大豆中,不溶性蛋白質占蛋白質總量的30%左右。這些不溶于水的蛋白質存在于豆漿中,點豆腐時不能形成豆腐。若在浸豆時,按豆子 與堿面500:1.9的用量加入堿面,便可將部分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。這樣,在點豆腐時即可凝固成豆腐,可提高產量。